中文
English
繁体

对不起,老百姓不关心你们的工作报告

知云君
2021-05-04

对不起,老百姓不关心你们的工作报告

图片
图片

下载官方APP「知舆情」,获得更多热点舆情信息。

关注

关键词

痕迹管理

近年来,“痕迹管理”悄然兴起,让基层干部不胜其扰,俨然成为了新的形式主义。针对基层反映强烈的督查检查过多过滥问题,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切中问题要害,下决心解决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重留痕、轻实绩等问题。

很多基层干部通读《通知》后的第一感觉可以用“大快人心”来形容。《通知》明确的一系列措施,针对性很强,“比如总量控制,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原则上每年搞1次综合性督查检查考核,同类事项可合并进行,涉及多部门的联合组团下去;比如考核方式“不能一味要求基层填表格报材料;不能简单以留痕多少评判工作好坏;不能工作刚安排就督查检查、刚部署就进行考核等一系列规定,都“直击要害”,针对性强。


舆情原因

督查过多,检查泛滥

督查检查过多过滥的问题,曾备受基层干部诟病。搞一次“卫生清扫”需要9份档案;乡上有2个锅炉,各级部门几个月内就检查了10多次;地方公务员一年中约200天在准备、迎接、陪同检查;一个检查组还没走,另一个又来了,分身乏术……诸如此类的荒唐案例,在媒体报道中屡见不鲜。一些上级单位为了自己“留痕”,折腾基层干部,比如年底的扶贫检查,涉及到产业、卫生、教育方方面面的工作,今天扶贫办去查,明天教育局去查,后天卫计局去查,让基层应接不暇。同时,有些数据明明可以共享,各个部门却各自为政,都伸手向基层要数据,类似的现象不胜枚举。

笔者最近去山东胶东采访,一位企业办公室主任抱怨,上级要来检查工作,要求补齐三年的各项工作活动记录、内容还不得重复,这位办公室主任加班加点弄了半个月还没搞好。他知道做这样不好,但是不这样做检查就通不过,上级就是要看工作痕迹。

必要的留痕无可厚非,但若事无巨细处处留痕,必然走向繁琐的形式主义。从痕迹管理的初衷来看,其目的是通过工作过程中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的保留,形成对干部工作过程的还原,痕迹管理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过程管理的理念。但实际情况往往变了味儿,各种名目繁多的督查、检查、自查,留痕,耗费了基层干部大量的精力与时间,让原本就任务繁重的基层干部平添了太多“无意义”的工作。

调查于决策之前,决策与民主之中。这是我党的优良作风。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干部现在习惯于坐在办公室不出门,利用互联网新技术,仅仅通过微信或QQ工作群指导工作,向下级要数据、要痕迹。一位社区工作者有二十多个工作群,他说社区书记更多,每位社区工作者都有十几个群。这样一来,上级干部高高在上,不了解实际情况,怎能有效地指导工作?这种借助互联网的新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正在蔓延,值得警惕。


舆情观点

各方观点

网友观点:

@麻雀:基层为啥这么做?还不是上面要求的,动不动材料不全就追责,谁受得了呀!

@匿名网友:讨厌留痕有什么办法,所有东西都要纸质归档,人家就要以这种方式考核你咋办?

@小西:强烈支持,不干实事一大半的精力都考虑着应对检查,检查的人觉得累,被检查的人还得陪着笑,想干点事还要考虑这能不能写出来,形式主义害死人!

    各方观点:

《时评在线》 谢忠华:中央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是一付“清凉剂”,能够治疗那些不管三七二十一拍脑袋决定的盲目督查检查考核;特别是强调对县乡村和厂矿企业学校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要减少50%以上,也是一条“高压线”, 防止重复扎堆、层层加码。

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派驻五寨县孙家坪乡阳坡村扶贫工作队员刘忠杰说:“过去检查看材料多,我们常常加班加点写记录、整台账、配照片,许多绣花的功夫用在了填表格上。现在好了,中央要求督查检查多到现场看,多见具体事,多听群众说,更注重老百姓的获得感满意度,而且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导向,不仅能让基层干部脱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而且激发出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我们都铆足了劲儿,想给老百姓多做些实实在在的好事。”


知云监测

系统数据

知云网全网监测结果显示,近四个月涉及“痕迹管理”的相关报道505篇。其中包括正面报道41篇,占8.12%,负面报道23篇,占比4.55%,中性441篇占比87.33%。按照媒体类型统计,论坛报道17篇,微博报道39篇,APP报道40篇,微信报道114篇,新闻报道最多占报道总数的54.85%,微信次之占报道总数的22.57%,博客报道最少仅占报道总数的1.58%。


图片

监测结果表明,本周期内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均主要通过新闻等渠道传播。


图片

本文图表数据来源于北京软云神州科技有限公司舆情监测云平台


知云总结

老百姓更注重实事

工作需要推动,也需要检查监督。现行管理体制下,通过外力来推进工作实属正常,但凡事皆有度。过度依赖“痕迹管理”,不仅是新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表现,也是一种“懒政”行为。今年夏天,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现在下去督查的太多,检查考核过多过频,基层不堪负担,要统筹解决。《通知》的印发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干部、心系群众、为基层减负松绑的为民情怀。百姓也期待上级督导检查能够“接地气”,多挤挤公交车、多逛逛菜市场、多到农村的田间地头和农民聊聊、多到贫困百姓家看看、多到工厂车间一线职工中深入生活。如此,就会发现现实生活比“文山会海”的汇报材料,比那些有水分的工作留痕,能更实在、更真实的反映工作实绩。

中办的这份《通知》是顺应民心的务实之举,是纠偏名目繁多、走形变样检查的及时雨,同时也说明重工作留痕、轻视工作实绩的不良风气已不是个例,此风不纠正,于国于民不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敌。

深入基层到现场,见具体事,听群众说,不搞花拳绣腿,不做表面文章,更多关注改革发展、政策落地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激励干部崇尚实干、奋发有为,基层干部才会有更多时间抓发展和服务民生,这才是我们应有的工作作风和优良传统。



免责声明

信息来自互联网公开内容整理,不代表本方立场,如有对所提单位及个人,信息未经核实,不承担法律责任。

拼多多莫要成为“坑多多”

重阳节前夕 “以房养老”来了



阅读37
分享